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
5月4日《攀枝花日报》报道我校“十二五”期间科学研究工作成果
2016-05-05      宣传部      许杨 汪大喹      点击数:

54日《攀枝花日报》报道了我校“十二五”期间科学研究工作成果,现将《攀枝花日报》报道内容全文转载如下。

科技创新之花绚丽绽放

——攀枝花学院科研工作纪实

许杨   汪大喹

  “十二五”期间,攀枝花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以国家级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围绕四川省人民政府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而提出的“7+3”和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提出的“6+2”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依照“开放科技、融入地方、协同创新、推进转化”科技工作思路,以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为目标,坚持以优势学科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团队建设为牵引、以项目建设为根本,以产学研结合为助力,强化管理,已初步走出一条颇具特色的“两有,两合,一全”(有平台、有团队,校地合作,产学研结合,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科研创新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谋划高层次 提升科研水平

   为进一步促进西部大开发,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国务院于2013年启动了攀西战略资源开发试验区建设。攀枝花学院紧紧抓住这一机会,优化各种资源,整合了原有的科研平台,成立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平台。学校整合了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钛及钛合金研究所等部门,成立了“攀西科技创新中心”,中心申请建立了“四川省钒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太阳能技术集成及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58个省市级科研平台,主要围绕攀枝花钒钛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研究;建有“四川省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6个成果转化平台,以致力于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建设需求。

   同时,建立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和冶金矿产的综合利用平台各1个,以服务于钒钛磁铁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建立市厅级科研平台19个,其中重点实验室10个,涉钒涉钛的5个,太阳能技术研发、推广应用2个,干热河谷研发2个,矿产资源研发2个,石墨加工2个,土木技术研发2个,化工、医学、先进制造、资源型城市研究各1个。20138月,四川省科技厅授予钒钛检测中心为“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分析测试平台钒钛行业分平台”。建成省市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其中“钒/钛系新能源材料及其应用”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1个,涉钒涉钛团队有4个,工程结构创新团队1个,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团队1个。这些研究平台和团队建设,既彰显了学校科研实力和水平,又为攀枝花市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员,使学校成为人才的“蓄才池”。

着眼高起点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攀枝花学院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整合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园和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工作职能,积极促进成果转化与推广,进一步加快产学研合作的步伐。20111011日,学校与攀枝花市政府共同搭建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攀枝花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园”,2013820日,攀枝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落户学校科技园,为促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助力、添砖加瓦。科管办主动与市辖的三区两县科技局联系,完成数项重大横向课题的申报。与盐边企业就“果桑改良果”、“新型微细粒级钛精矿制备氧化球团研究及年产19万吨高钛渣产业化示范工程”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并就“果桑改良桑葚酒”项目签署了产业化合作协议。与多家实习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派科技人员常驻企业,分方向带领研究团队,利用学科专业的优势和技术优势,科研成果校企共享,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学校与成都理工大学联合申报“攀西战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已被省政府列为“第一批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

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科研潜力

   为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潜力,攀枝花学院根据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大胆改革,锐意创新,鼓励科研人员在保留人事工资关系的前提下离岗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学校制定了《攀枝花学院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攀枝花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攀枝花学院发放纵向科技项目间接费用绩效支出的实施细则》等5个配套管理办法,完善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体制机制。

   目前,学校已有为数不少的科技人员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兼职转化科技成果或离岗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以及兼职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带头、引路,注入生机与活力,率先成为大众创新创业的引领者。

科技发力 助经济腾飞

   “十二五”期间,攀枝花学院各级科研项目立项552项,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省级50项,省发改委项目3项,市厅级项目380项,其中,横向项目49项,校级项目185项。获省社科成果奖三等奖6项,市社科成果奖52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0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575篇,其中核心期刊805篇,被EISCIISTP检索论文475篇,出版专著84部,获得省、市各类科技成果奖励71项;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奖8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13项,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0项。申请1499项专利,获得专利授权1109件,其中发明专利262件。这些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产生了较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3年,学校被认定为“四川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单位”。2014年,学校在四川省103所高校成果转化排行榜中,综合排名第13名。

   在“十三五”期间,攀枝花学院作为攀西战略资源研发的重要基地和展示窗口,将继续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文化传承和服务地方等方面纵深推进,并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实现科学研究内容和成果转化的转型升级,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为将学校建成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提供强大助力。